时间是每一个人类最大的敌人。
对司马迁来说,能拿到历史上完整版的《史记》,就可以节省非常多的时间。
这是天大的好事!
汉武帝表情突然变得严肃,道:
“从今天开始,朕会派人对你撰写《史记》进行协助,你也可以根据需要调阅你想要的资料。”
“嗯,起居注除外。”
司马迁赶忙点头应是。
起居注是从汉武帝开始进行记载的,并不仅仅是记载汉武帝的日常生活,也包括了对接见大臣,商议国家大事等记录。
汉武帝的初衷是为了给后代皇帝一个参考,让他们看看自己在面临大事的时候是怎么去思考和决断的。
这里面包含了许多汉朝的隐秘和国家利益,是绝对不能泄露出去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起居注的撰写也并不由司马迁这个太史所负责。
顿了顿,汉武帝又开口道:
“今后,你每个月,嗯,每三个月都要把最新的史记编撰成稿送到朕这里,朕要进行审阅。”
必要的审核把关还是得做。
在安排完这一切之后,汉武帝就将司马迁打发走了。
随后,他看了一眼太子刘据。
“据儿,这一次你做得很不错。”
若不是刘据在关键时刻敢于进谏的话,司马迁现在多半已经是亡魂一条。
汉武帝也反思了一下自己。
最近这些年,汉武帝的性格明显暴躁了不少。
或许是真的老了……
这位千古大帝无声叹息,将视线重新转向了金幕。
金幕中,正是刚刚登基,充满了少年激情和热血的他。
【太皇太后窦漪房和太后王娡对执政并无兴趣,刘彻刚刚登基,就已经能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运用皇帝的绝大多数权力。】
【周亚夫死后,汉景帝严厉地打击了一批黄老学派的功臣,这也让刘彻能在刚刚执政后就立刻将东宫时教授自己知识的一批儒生提拔起来。】
【其中,坚决主张“独尊儒术”的赵绾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年轻的汉武帝在书房中召见了赵绾等新提拔的心腹。
“诸位,关于黄老学派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刘彻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虽以黄老为主,但他作为太子跟随汉景帝耳濡目染之下,对黄老学派并无好感。
在刘彻看来,一个真正的帝王就应该大权在握,控制整个帝国,言出法随!
什么狗屁的垂拱而治,一边玩去。
赵绾显然早有想法,对着汉武帝开口道:
“荀子曾云: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势。”
“当务之急是提拔一批忠于陛下的儒家士人进入朝堂和各地郡县为官。”
“若单单只是从三公九卿着手,底层全是黄老,亦没有太大作用。”
刘彻非常赞同地点头。
黄老学派从大汉开国成为主流,至今已经七十多年。
想要当官,就必须学黄老,不然你就当不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黄老学派从朝廷到基层都有一大批的拥趸。
儒家弟子的确是天下诸子百家之冠不假,但黄老的人数也并不少,位于第二。
而且儒家之中派别众多,有鲁儒(孔子原教旨主义),有孟氏之儒,有荀氏之儒,有公羊派,有谷梁派……等等。
某些儒家派别因为对儒家经典着作的理解不同甚至势同水火,最典型的就是同样研究《春秋》的公羊派和谷梁派。
因为对《春秋》中“微言大义”理解的不同,大汉建国以来,公羊、谷梁两派儒家弟子相互厮杀而导致死亡的案件不下一百起。
反之,黄老学派并不是道家,仅仅是道家中尊奉《黄帝内经》和《老子》的一个学派,内部思想高度统一。
而且,黄老讲究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思想,也注定了这个学派属于学术氛围非常宽容的一种。
指望黄老学派因为研究分歧而内讧是不可能的。
汉武帝缓缓道:
“那诸卿的意思是?”
赵绾道:
“陛下,臣以为当下诏举荐乡野群贤,依照才能进行任官,如此便可体现出陛下对人才的重视。”
这句话听起来是非常正常的,皇帝治国都需要人才嘛。
但搞政治的说话,总是喜欢层层套娃以免落人口实。
很多时候,不能只听,还得想一想这些政治家们话语背后的意思。
就好像赵绾刚刚这句话,重点其实就六个字“举荐乡野群贤”。
那么问题来了,所谓的“乡野群贤”是个什么群体呢?
当然就是儒家中人。
黄老学派现在势力这么庞大,只要是学黄老的,有点才能的,还怕没有当官的门路?
只有一直被牢牢压制,同时人数又是最多的儒家中人,才是所谓“乡野群贤”的最大构成者。
举荐乡野群贤,说白了就是要大批提拔儒家士人为官!
作为一个五岁就能演戏讨老婆抢太子之位,九岁就敢瞪着周亚夫半小时的早熟之人,十六岁的刘彻并不缺乏这样的理解能力。
他立刻点头道:
“好,那卿等准备下诏吧。”
【刘彻登基的第二年,也就是建元元年冬十月,他正式下诏,要求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国相等,向朝廷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这些拥有举荐权力的职位大部分都是黄老学派中人,故而刘彻的这份诏书并未引起黄老学派的警惕,只认为是皇帝在登基之后习惯性的提拔新臣子。】
【但很快,刘彻就将举荐权下放,让朝廷的中低级官员、郡中低级官员、县中低级官吏们也获得了可以举荐的权力。】
【不仅如此,刘彻还允许诸子百家的学子们毛遂自荐。】
镜头中,汉武帝亲笔写就的诏书内容浮现:
“……
画面一转,到了长安司马门外公车令的衙署内。
这座并不算大的衙署,此刻熙熙攘攘挤满了人。
单单从衣着样式,就能看出诸子百家士子。
有穿道袍的,有穿儒衫的,有头戴獬豸冠的法家中人,还有阴阳家、纵横家……
这幅画面充分的体现出了黄老学派对民间学术的宽容。
只要这些诸子百家不进朝堂,不影响“天道”,那么黄老学派就能“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不单单是衣着打扮,这些自荐的士子们年纪也有很大差别。
有刚刚成年意气风发的,有三四十岁成熟稳重的,甚至还有六七十岁的白发老翁。
每一个人都心怀热情,手里捧着自己对治国理政的奏疏,迫切的希望能得到年轻皇帝陛下的赏识。
他们的这些奏疏,都是要回答汉武帝在《举贤良诏》中提出的问题。
“……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缪而失其统与……”
“……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
这份诏书其实就能看出年轻皇帝刘彻的雄心勃勃。
刘彻要的并不是一时之间的临时解决之策,他要的是皇帝统治的真理,要的是一个能让大汉长治久安千百年的制度和办法!
他希望能有人站出来,解决他的这个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个人脱颖而出,进入了刘彻的视线。
【董仲舒,儒家公羊派学者。】
他年纪大约在四十五岁左右,剑眉凤目,神采飞扬,却又足够成熟稳重,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
作为公羊派的学者,董仲舒所治的书籍为《公羊春秋》(又称《春秋公羊传》。)
董仲舒师承出身齐地的大儒,汉景帝时期的儒家博士胡毋生。
三十岁时,董仲舒正式传授弟子。
他传授弟子的方式也很特殊,虽然和弟子们共处一室,但却并不见面。
董仲舒在面前挂上一道帘子,自己在帘子里讲课,弟子们在帘子外面听课。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许多弟子跟随董仲舒求学多年,却连董仲舒的面都没见过。
由于董仲舒知识过人,许多人闻讯前来拜在他门下求学,这也让他的影响力迅速扩大。
很快,董仲舒也被汉景帝任命为儒学博士。
由于董仲舒所在的公羊派思想过于激进,被其他儒家学派所忌,担心董仲舒会给儒家带来当权黄老学派的雷霆打击,故而董仲舒并没有被选入东宫负责教授当时的太子刘彻。
直到刘彻登基,下达旨意求贤,董仲舒的奏疏才和其他公车上书的士子们奏疏一起 ,送到了刘彻的案头。
御书房中,刘彻打了一个哈欠,放下了手中一名来自法家士子的奏疏。
“这些法家人,想法倒是挺不错的,但晁错……不合实际!”
想到晁错,刘彻就打消了启用法家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