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1看书网 > 迷途在1643 > 第二十章 最后的营地(上)

第二十章 最后的营地(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晚饭后,大家聚集营地中央,5人组宣布行程的最后目标营地长治,明属潞州为潞安府,设潞安兵备,分巡冀南道,治潞安 ,不过,我们没有必要在长治城府占脚,可在周边选一地,特别是资源丰富,气候相比西北是最好的地方。

西北苦寒,我们要到达长治可能是最大的努力了,不能最往前行了,走不动,也走不下去了,一路行来大家也深有感触了吧,在明朝开大卡车就是苦逼,我们不去太原因为明年的兵灾,形势比人强,时间不等人,在这苦寒之地选一个有利于我们能发展壮大的地方很重要,按我们现在的速度到达长治可能还要大半个月,查到明朝的官道在古县镇沿着昌源河经武乡改为涅河,后又名为浊漳河,直到黎城,是的,营地就住在黎城,这样不必去跟长治潞安府里面的这些大老爷打交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经过5天的跋涉,遥遥望见了太原高大的古城墙,在一个叫做石千峰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王德发带着吴一来到了丁三公子的马车前,说道:“三公子,我等在此作别,带来点薄礼请收下,礼虽不多,可在宁武关三公子出力解围,我等感激不尽,些许礼物也难表谢意,请收下。”

吴一把野营小拖车里的东西快速搬到马车后架上,2箱方便面,20包盐,一箱瓶装雪碧,一套不锈钢套盆。

丁三公子道:“本想一起进城尽地主之谊,知道你们这一路过来,避人耳目,就不相求,某实不相问大人要去哪里,在此一别,多谢一路照顾,就在此别过,一路顺风。”

王德发一稽首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它日如有相见之时,请到黎城。”说着,又摸出一把瑞士折叠军刀,君子之交淡如水,身无它物。此物送予三公子,留作纪念。

推让许久后,丁三公子马车先行一步,折向东进城方向而去。

车队继续前行,绕开太原城,一路向着古县城而去。

丁三公子此时心朝起伏不定,心头的疑问是越发大了,手里拿着瑞士军刀,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所授之物精美绝伦,能多把小刀折叠一起,刀片锋利异常,所用之材不是平常铁器可比,再看所赠之礼物的不锈钢盆,面如镜,轻巧而坚实,非金非银,滑如玉,可大小套在一起,精密异常。

还有哪些叛逆之言,最后送的话,太原必不保,早作打算,这干系太大,回去后,也不想隐瞒实情了,还是禀报给父亲大人为好!

太原到祁县城的古县大约有一百公里,要是在穿越前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在明朝就不一样了,能3天到就不错了,从古县镇起,就要进入山区了,沿着昌源河一路往东南,进入山区后,这路就不好说了,路面比平原上要好,全是用石头铺平,没有什么烂泥路,最差也是碎石,最大问题是坡度跟宽度,只能一路前行一路挖掘,走走停停,花了10天,才行进了一半,在北山关的地方,动弹不得,两边全是千米以上的大山,就中间昌源河长年冲积出来的一块平地,方圆有15公里样子,在这里折向东,不沿着河流走了,一条弯延小路盘山而去,问了当地百姓,就是这条路前往武乡县再到长治,这条路正好一辆马车能过,有的地方宽度不到2米,而我们的卡车宽度起码要有3米,车队不得不又停了下来。

张恒一说道:“那就挖,把路挖宽,一天挖3里,10天也就挖到武乡县了,好在路两边的山坡不是石头,全是风化后的黄土泥石混合岩土,挖起来不难。”

北山关有坐城门楼,这里也是一个关隘,因为这个关隘不是重要关口,平时来往的商队也不多,所以守门兵丁就由一个小旗部值守,城墙门楼用砖石包砌,上有门楼,还算高大,城内驻一个百户所,在武乡还有一个千户所,因明末卫所凋敝,在这穷山恶水中生活艰难,早就逃了一大半,留下的卫所兵平时就靠着这点城门税过活,一个个苦哈哈地缩头缩脑。再说守门卫所兵,被前队李卫部跟朱康、好玉林给看管起来了,车队就进驻在了城门内,有一片大白地,原是校场,现在成了车队的营地。

关城内中间是一条被压实的黄土路,路二边是几十户人家,这些全是卫所的家属,也有外来商号的几个商铺,房屋全用黄泥筑墙,古人就是死脑筋,特别在山西这边和关外,他们认为砖头是用来造坟墓的,要不就是修建城墙,有钱人家也只是把门头用砖砌,造房子用的就是黄泥砖,也就是土坯。

街道二边全是低矮的土坯房,还有围墙,说的这个低矮是门的高度就是屋顶的高度,张德发带着李卫部几人,用盐和面粉跟当地人换驴马吃的草料和黄豆,起先当地人不愿,全呆看着,随你怎么个叫喊都没用,可是明码标价,把大米、面粉、盐全放在不锈钢盆里,可以随便看,随便尝啊,引诱着当地人,粒粒相似白白的大米,没有一粒碎的,雪白的面粉,没有一点杂质,天啊,如雪的盐,细得跟面粉一样,一老婆子实在眼馋了,问张德发道:“真的可以尝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